1926年,郭因出生于安徽绩溪的一户农家。虽然生活困苦,饱受饥寒,但徽州山水的秀美与清灵,徽州人民的朴实和忠厚,赋予了他一双能够敏锐地感知真善美的眼睛。

抗日战争开始,郭因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,就参与了抗日宣传,写墙上的标语,画墙上的漫画。在动荡年代,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,郭因因此从小就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。

9岁那年,他作文鼓吹抗日爱国,老师笑着在文后批曰:“九龄幼童,侈谈国事,令人捧腹不止。”8年后,他在报刊上发表了处女作——《哭》,责骂卖国贼汪精卫。后来,有人和他开玩笑,说他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题目就是《哭》,所以他这一生才灾难不断 ,泪水难干。

——《美的呼唤》,1980年第10期《采石》,云生(本名刘庆瑜,时任《文化周报》副主编)

抗战后期,年轻的郭因通过进步书刊初步了解了马列主义和革命理论,萌发了投身革命,改造丑恶的旧社会、建设光明美好的新社会的愿望。

1948年,郭因等人与孙起孟任校长的香港持恒函授学校多次联系,表达了投身革命的愿望。内战全面爆发后,郭因与进步青年胡不夷、覃贵晃一起去香港,经由周新民和李相符介绍,加入了民盟。

孙起孟的题词

周新民

郭因与孙起孟合影

郭因撰文纪念周新民

郭因晚年与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梅颖合影

民盟总部安排郭因回到上海参加学生运动,随后又回到皖南家乡加入了中共领导的皖南游击队,做了一些动员国民党官兵起义和动员进步青年上山参加革命的工作。

游击队老照片

1950年代的宣城

解放后,郭因任宣城时事新闻社副社长、副主编,期间民盟总部迁至北京,郭因写信向周新民汇报了近况。1952年,郭因出任安徽省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政策研究员,后又调入省科学研究所,在历史研究室负责编辑出版工作。

郭因于1957年因直言被划为右派,文革期间又再次遭受冲击。将近二十年里,他曾被送去劳教,饱受屈辱。

但郭因以惊人的坚韧毅力默默忍受着,他说:“不管是谁,只要不死,任何苦难都是财富。苦难可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,可以使一个人更能茁壮地成长,更能丰满地成熟。”

郭因与著名诗人张恺帆

石原皋夫妇合影

中年郭因

尽管处境险恶,郭因仍一心向美,在劳教时还写了一本二十多万字的《美学散论》,在待业的十多年中,又写了四十多万字的《中国绘画美学史稿》,七万多字的《关于真善美的沉思刻痕》,七万多字的《艺廊思絮》和二十多万字的《生活用品的美学》及许多单篇文章。

文革是一代人的惨痛记忆

艰难岁月中的蛰伏让郭因大器晚成,1978年,郭因恢复工作,1980年,他参与全国美学学会筹建,带头创办了安徽美学学会。厚积薄发的《艺廊思絮》《中国绘画美学史稿》等著作也纷纷出版,这些重量级的作品甫一问世便震撼学界,一举奠定郭因美学大家地位,并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读者的广泛好评。郭因更获颁“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”荣誉称号。

郭因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一起

范曾写给郭因的信

郭因与王子野及其秘书合影

郭因与王朝闻夫妇合影

郭因与李泽厚合影

郭因与伍蠡甫(中间)合影

随着美学造诣的日益精深,郭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创性地提出了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的理论,其根本观点是追求人与自然、人与人、人自身三大和谐和美化主观与客观两大世界。并根据这一理论,与赞同其观点的许多同志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实践。

郭因与支持绿学研究的
张爱萍、李又兰夫妇合影

支持郭因绿学研究的
费孝通写赠郭因的字幅

1988年,已经62岁的郭因创立了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研究会(不久升格为一级学会),并领头撰写了《绿色文化绿色美学通论》,又独自写出了专著《我的绿色观》,产生了深远的学术影响与社会影响。

老牛自知时日短,不待扬鞭自奋蹄,年近耄耋的郭因重拾画笔,正式开展书画创作,深厚的学养积淀、博采众长的创作手法赋予他的书画作品别样的风致,获得了书画界的一致好评。郭因90岁生辰之际,学界与书画界为他举办“文心墨韵——书画作品展”,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郭因90岁生辰之际,学界与书画界为他举办
“文心墨韵——书画作品展”
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在郭因处于人生低谷的近20年中,他被开除公职,没有工作,没有收入,只能依靠爱人的工资生活。在苦难的岁月中,是爱人的支持与女儿的笑脸给予他极大的温暖,幸福家庭的温暖是支撑他走过黑暗时光的不竭动力。郭因夫妇如今已携手同行近70年,他的女儿胡迟也已长大成才,现在是非遗保护与研究领域的研究员、国家文化部的优秀专家,已出版著作多部。女婿林泽明是图书领域的研究员,外孙林天湖正在安徽大学历史系学习,读小学时,即有作品在报刊发表。

自青年时代离开家乡参加革命后,郭因常年在外地工作、生活,但对于生养他的绩溪故乡,他一直魂牵梦绕。

2017年春,郭因“情牵故里”系列活动在绩溪隆重举行,主要内容有:郭因向绩溪博物馆捐赠100幅书画作品、向县里一些文教单位捐赠《郭因文存》、举办书画展览、举办郭因先生学术思想暨书画艺术座谈会、回访绩溪霞水村等一系列活动。